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汉阳要闻

大年初一,来汉阳寻龙!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

今天是甲辰龙年的第一天,汉阳街头的“含龙量”拉满,龙行龘(dá)龘(dá),以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氛围感,带我们迈入新年好景。

有龙则灵,春节第一天,跟汉阳君一起去汉阳寻龙吧!

率先换上“龙年”皮肤的,是汉阳大大小小的商场、商户。

从橱窗装饰到打卡美陈,各种风格的龙元素出现在街头和卖场,寄望新的一年,“龙”运当头。

摩尔城,龙年元素丰富,趣味十足。

武汉摩尔城里,“马卡龙”“龙卷疯”“小龙包”“史太龙”四条萌龙献礼,风格逗趣,祝福大家见龙有喜,万事兴“龙”。

万科未来中心VFC,好运LONG LONG小镇华中首展。

万科未来中心VFC的龙没那么具象,头上有犄角的潮玩小龙人“龙Bo”,随“好运LONG LONG小镇”,带着龙行大运的祝福来到武汉,祝愿大家生意兴“龙”。

汉商21世纪购物中心外广场,摆起了60米的花灯“龙街”,新春氛围瞬间拉满。

超市里每年都会和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一起出现的,还有喜庆的对联、红包等各种“过年氛围组”,龙年的主角自然是招财进宝的小金龙,等待着人们把福气和喜气带回家。

钟家村十字路口,祁遇的裸眼3D大屏“三镇之眼”,也换上了喜庆的“龙”头,祈望新的一年,汉阳能乘着龙的祥瑞,一路高歌猛进。

1月底的丸子节,汉商21世纪门口的一场高龙表演,唤起非遗热。这样盛大的场面,春节期间归元庙会还将继续上演,敬请期待。

一根竹竿做龙骨,竖式舞法将龙头高高扬起,气宇轩昂。托举起来最高可达五六米,气势壮观。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高龙的传统已经在汉阳延续了1300多年,甚至

在社区里建了一家高龙博物馆。

位于江欣苑的高龙博物馆,是全国首个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门前的立柱上,栩栩如生的龙腾云驾雾。馆内则展陈了高龙的代表作品以及制作工艺,家门口就能寻到这条“龙”。

舞高龙,汉阳也有高龙路。此外还有龙阳大道、龙兴东街、蟠龙路、玉龙路、龙珠路、五龙路……汉阳的“含龙量”之高,从路名上就可见一斑。

其中,龙兴东街、五龙路如今都已成为江城饕客心中的美食打卡地,它们承载着汉阳的烟火气,从过早到宵夜,满足感从不落空。

有意思的是,龙阳湖公园,岸线蜿蜒有致,从地图上看,真的就像一条活灵活现的龙。

公园内,也如其名,秋千变成龙的形状,承载着孩子们玩乐的天地。

龙年到来之际,龙阳湖公园还上新了几只胖胖的萌龙,一改不怒自威的形象,变得憨态可掬。

大年初五去归元寺接财神,已经成为武汉人的年俗。

今年去的时候,不妨注意一下归元寺的大门匾额,“归元禅寺”四个字被金色云龙纹浮雕环绕,华丽而庄严。

晴川阁里则有一个刻有双龙戏珠纹样的敦本堂碑,石碑立于1839年,见证了汉阳敦本堂长江救人的善举。

如今,碑文已经被岁月打磨得难以辨认,但是双龙戏珠图案依然非常生动:在浪纹的环绕下,两条出水蛟龙张牙舞爪,抢夺飞舞的宝珠,代表着对生命的爱护。

龙,是最古老的中国文化符号,代表着智慧、勇气与祥瑞。我们寻到的这些“龙”,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的一年,祝福所有龙的传人,龙马精神,心想事成!

最后,你还在汉阳哪些地方寻到了龙?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新的一年,祝您龙年大吉,每天都有好心情,欣欣向“龙”,每一步都有好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