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汉阳要闻

工业遗址成城市更新“超级盲盒”

3月1日,《湖北日报》刊发《中心城区“以旧焕新”:看武汉72变》一文,聚焦老工业基地的蝶变新生,其中,特别报道了汉阳融创·武汉1890项目工业遗址先导示范区的逆袭之路。详情请看



98个生锈的老钢厂配件,组成“时光之门”,百年古树陪伴着“旧厂房”。几十年的爬山虎,再一次爬满整个外墙。国内首座以人名+城市组合命名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已成为网红博物馆 。斑驳水泥、铁锈印记,一头是武汉历史,一头是城市未来。


1906年拍摄的汉阳铁厂


“1890拾光”艺术馆


这里,是132年前的汉阳铁厂,也是如今的融创·武汉1890项目工业遗址先导示范区。

近日,趁着春日,不少市民选择来到这里,寻一段闲暇周末的慢时光。“去年11月的第六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就是在这里的棒材厂举办的,人气非常旺。”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展会期间展出了来自全球25个国家、40多个城市,以及160多个专业组织、单位及知名设计师的作品,线上线下吸引150余万人参与。




棒材厂全长约500米、宽约55米、挑高约24米,是亚洲最大的工业遗址单体建筑之一。武汉两江四岸有诸多摩天高楼作为“垂直地标”,但若以“水平”为标尺,棒材厂在武汉城市建筑之中的绝对地标地位,无人撼动。

目前这座棒材厂的展示区已完成改造约1万平方米。未来整体改造完成后,还将预留超大空间,成为各大品牌发布、国际会展、会议论坛的举办之地。



据了解,融创·武汉1890是融创打造的超大型城市更新项目,在整体项目地块之内,拥有33处工业遗址,总面积8.3万平方米,是湖北目前最大的工业遗址改造项目。目前,除去棒材厂外,包括动力车间、电炉车间、污水处理车间等部分,也完成了建筑与结构的一系列检测,并将根据各自不同构造,置入全新功能,全面“活化”。



在这座东西跨度1.2公里的庞大项目内,已经建成的融创·武汉1890拾光艺术馆、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棒材厂创意展区共同组成融创·武汉1890工业遗址先导示范区,仅占整体项目计容面积的3%。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曾经张之洞的宝藏厂,已成为城市更新的‘超级盲盒’,将为武汉带来更多新的想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