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汉阳要闻

非凡十年|宜居宜业向“阳”花开


两江交汇,百舸争流;十年奋楫,发展巨变。

连日来,武汉市汉阳区发布相关数据,全景式、多角度展现了这10年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与崭新面貌。



10年奋斗成就汉阳巨变,“三城一中心”正在这片土地上崛起


翻开过去10年的成绩单,这样一组数据,承载着汉阳经济发展日益强劲的成就——

2012年609.17亿元,2013年695.48亿元,2014年786.89亿元,2015年869.92亿元,2016年867.26亿元,2017年948.31亿元,到2018年,这一数据达到1110.24亿元。

这是汉阳地区生产总值,历时7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近5年来,化解各种因素交织叠加的影响,汉阳经济仍然保持较好发展势头。2020年,汉阳跻身全国综合经济竞争百强主城区。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坚定步伐。

2021年,汉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78.59%,较2012年提高了52.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73.92%下降到21.41%,全区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逆转。



确立数字经济引领地位,全力打造“数字汉阳”品牌;

在全市率先打造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设立15亿元政府引导母基金;


△2021年6月,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在汉阳正式揭牌运营


深度打造“龙阳湖健康谷”,全区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龙阳湖健康谷聚力大健康产业集聚,形成了以医药电商、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等为特色的智慧创新园。


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工程设计和建造产业聚集效应持续放大,形成工程设计建造、汽车后市场近五百亿产业集群;


△龙阳大道汽车长廊,冲刺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博览城。


加快钟家村商圈改造步伐,五里商圈、四新商圈建设破题开篇,王家湾商圈跨入百亿商圈行列;


△钟家村“黄金十字轴”开启古城新生华章。


成功举办大中型展会800余场,荣获国家“最具吸引力会展中心”大奖……


△2022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举办


一系列数据显示,汉阳区第三产业比重攀升,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成为汉阳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科技创新城、文化创意城、青年创业城、武汉西部消费中心,“三城一中心”正在汉阳这片土地上崛起。


10年挑战塑造汉阳精神,不放过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发展先机


10年时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息,但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汉阳人,不放过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发展先机。

围绕数字经济引领“1+6”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招商目标企业库,创新推出招商招才“云平台”,面向全球设立17个招商招才联络处,汉阳10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356.70亿元。



与国企、高校合作成立“两院四中心”,打造汉阳校地企合作共建科创平台新模式。大力实施“智汇汉阳、科创未来”引才育才工程,在全市首创借力市场共建知音人才研究院,新建汉阳市政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建成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集聚区),留在汉阳就业创业大学生突破10万人。


△2022年7月5日,武汉智慧地理信息产业园开园,湖北省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建设在汉阳启动。


汉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全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服务事项最全的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全区11个街道和园区实现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终端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民生类审批事项下街道,53项民生类事项进社区,真正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居民办事不出社区”。


△汉阳在全市率先推动民生类审批事项下街道、进小区,行政审批办理时限大幅压减。


“今年前三季度,汉阳营商环境连续排名武汉市第一。”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汉阳“四办”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推介,并荣获2020年度中国政博会智慧政务奖、政务服务最佳实践奖。


10年追梦收获累累硕果,宜居宜业的大美汉阳未来可期


行走在山水交融的汉阳,桥梁飞架,高楼林立,蓝天碧水,绿树成荫,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10年间,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月湖桥“姊妹桥”、汉江湾桥,地铁3、4、6号线等相继建成,实现城区内开通地铁3条、跨江大桥达12座。


△ 晴川桥夜景


近5年,汉阳相继完成鹦鹉大道等29条道路改造升级,打通完成拦江路等76条微循环道路,拓展二环线延长线、仙女山路向西发展大通道,累计新增道路里程242公里,汉阳对外大畅通、对内大循环的“七纵七横”路网格局全面形成,道路畅通率位居武汉中心城区第一。


△2022年2月,知音大道(仙女山路—阳城西路)正式通车


巩固提升“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阶段性成果,汉阳有序推进湖泊综合治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墨水湖、龙阳湖水质由劣五类提升至五类标准,河湖港渠碧波重现。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汉阳空气质量综合排名连续保持全市第一。高标准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新建各类公园20余个,龟山公园、墨水湖公园等焕新升级,80余公里绿道穿城而过。


△ 秋日的墨水湖水质清澈、碧空如洗


“宜居宜业的大美汉阳未来可期。”汉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的10年,汉阳人实干担当、勇于拼搏,汉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未来,汉阳人将迎着时代风口,踏着铿锵脚步,乘势而上,再创新的辉煌。


民生大礼包,十年来汉阳超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10年来,全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让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绘就出时代精彩,交出非凡的汉阳答卷。



社会保障更加精准有力。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平均每年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大型招聘活动10余场次,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10余场。仅近5年,累计新增就业8.7万人,社保扩面净增22.5万人次。社区保障更加稳固,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率、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100%。5年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2.4万套,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29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39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全市平均水平。


△2022年7月5日,中国太保在汉阳成立科技公司。华中地区旗舰型养老项目——太保家园(效果图)是太保集团布局华中区域智慧康养重点项目之一。


教育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稳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5年,累计投入81.3亿元发展教育事业,资金投入居中心城区第一,较前5年增长133%,新改扩建学校25所、新开办公益性普惠幼儿园66所,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减负增质,全区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中考普高率稳居全市前三,成功创建全国虚拟教学试验区、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


△西大街小学江景园校区


健康汉阳建设成效显著。武汉市第五医院本院和西院、武汉市中医院汉阳院区、汉阳医院等同步启动新改扩建,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开业运营,区疾控中心改造升级、功能更加完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10分钟医疗急救圈”基本建成。在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时,全区广大医务人员、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和数以万计志愿者,不分昼夜战斗在抗疫一线,为取得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之洞体育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


文化体育事业亮点纷呈。高标准建设完成汉阳“四馆三场两中心”等文体场馆,全面完成11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体广场提档升级,街道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全覆盖,知音汉阳女子半程马拉松成为华中赛事靓丽名片,张之洞体育公园、向阳体育公园成为群众新的网红打卡地,社区足球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公共文体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率达100%。


数 读 宜居宜业新汉阳

01 经济发展:

汉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26.2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1.05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10年平均增长达15.9%

近5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总量累计突破3000亿元,是上一个5年的2.3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2200亿元,稳居中心城区第一

02 招商引资:

截至2021年底,全区实有市场主体总数100610户,在全市中心城区名列前茅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012年的14家增至2021年的206家,10年增长13.7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4.31亿元,10年增长2.8倍

03 城市建设:

累计投入11亿元完成百余个老旧小区改造,193个老旧小区实现红色物业全面托管,完成建筑立面整治3200余栋,300余栋楼宇点亮夜空

截至2021年底,城区园林绿化面积达到2700.7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1.3%,生态环境保护映衬出“精致汉阳”蓝天碧水景满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