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强化河湖长制 守护碧水清流


因水而美,因水而居,因水而兴。汉阳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108平方公里辖区内,水系发达,河湖密布,不仅“携两江、拥四湖”,还有重点河流港渠20条,丰富的水资源是汉阳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汉阳以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河湖长制,通过系统治理、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为人民守住绿水青山,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宜居品质升级和营商环境提升。

水岸共治 打造一城碧水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墨水湖上,湖面波光粼粼,不少居民正沿着新建成的墨水湖公园环湖绿道晨跑。

363.8公顷水域,23.7公里岸线,墨水湖是汉阳区第一大湖泊。汉阳区从源头及通道系统对“两湖”进行全面治理。近三年来,全区共实施河湖水系治理的相关项目37项,对墨水湖、龙阳湖进行截污清淤、排口初期雨水及面源污染治理、水体提质及生态修复等工程,“两湖”水生态和水质显著提升。对明珠河、龙新渠、龙口渠等周边港渠进行清淤、截污及水体提质,港渠全面消除黑臭,拆除明珠河围堰,首次实现龙阳湖和墨水湖的水系连通,增强了水体流动性。目前,龙阳湖、墨水湖水质均稳定在五类水质标准。

12月10日,行走在汉阳“六湖连通”最上游湖泊——龙阳湖的岸边,水清岸绿,鱼跃鸟翔。

龙阳湖周边仙山、龙阳、汤山、米粮、磨山等湖段水域线80米范围内和环湖路建设范围内的土地均进行了征地拆迁,有效锁定了龙阳湖岸线和形态。龙阳湖周边配套道路四新大道西延线、汤山北路、汤山小路、龙阳湖西路、玉龙路南延线五条环湖路建设已完成,形成环湖污水收集管网、固定岸线,减少面源污染对湖泊的影响。

“未来,这里不只有‘小确幸’,还将承载更多期待。”汉阳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汉阳区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制定湖泊治理保护与管控的行动路线图,全面推进龙阳湖“大湖+”试点,探索“大湖+”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模式。

多方联动 共护河湖清水

“我们这里虽然不临湖,但管护水环境,同样有责任。”在汉阳区琴断口街、五里墩街,新上任的非临水社区河湖长近期正在梳理辖区内大小水体、排水管网等详细情况,为下一步实施精细化的水体管理和流域综合治理打基础。

“百余河湖长,守护河湖清。”2017年,汉阳区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共设区、街、社区三级河湖长110名,境域内的江河湖渠有了专属守护者。2021年,根据武汉市第1号总河湖长令,汉阳区深化水环境流域治理理念,施行流域河湖长制,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三级河湖长体系,设立3位区级流域河湖长,统筹协调流域内河湖管理保护、水环境治理工作。在实现重点河湖三级河湖长全覆盖的基础上,增设非临水区域的街、社区级河湖长配合推进流域治理工作。

汉阳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巡河巡湖不是简单走走看看。2021年官方河湖长巡查河湖3400余次,形成问题发现、督导、办理、整改、存档全套闭环工作流程,使水环境有人查,河湖卫生有人管、水体治理有人抓,让河湖长“有名有实又有能”。

不仅各级干部纷纷担任河湖长,定期巡河巡湖,一个特殊的群体——“民间河湖长”也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汉阳河湖保护工作中的新“风景”。

今年,汉阳全面组织选聘37名民间河湖长参与河湖保护,辅助官方河湖长履职,开展河湖保护宣传和日常巡查监督。深入开展青年、学校、巾帼、“兵哥哥”志愿者助力河湖治理管护活动,提高全民治水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体系。11月,汉阳启动首届最美民间河湖长、最美河湖志愿者及团体评选活动,目前访问量已高达54万人次,掀起一股保护水环境的热潮。

数据支撑 全天候智慧治水

建立数据河湖长智慧服务系统。汉阳在河湖周边设立水雨情数据采集、排水口流量监测、视频监控、水质自动监测等设备,依托大数据技术,充分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重点河湖水域岸线、河湖水质、排口进行动态监控,实现河湖全流域、全时段、全要素监控监测,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各个管理节点的情况,帮助河湖长制工作快速决策和部署,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汉阳区将坚持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汉阳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汉阳区以数据河湖长为重要媒介,围绕水环境流域治理工作,推动官方河湖长与民间河湖长、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化主体联动,不断提高河湖治理工作成效。区水务和湖泊局(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先后荣获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省河湖长制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为建设宜居、宜业的新汉阳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务支撑。(张克林 欧沅 朱佳劼 柯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惠企政策

返回顶部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惠企政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