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阳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1654”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 索引号: MB0X48944/2022-17643
  • 发文单位: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政府
  • 发文字号: 阳政〔2022〕13号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 发文时间: 2022-05-20
  • 有效性:有效

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研究,现将《汉阳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1654”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政府 

2022517日   



汉阳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

“1654”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汉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订如下实施计划。

一、发展目标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大健康、工程设计建造、汽车后市场、智能制造、金融商贸、会展文旅6大产业为支撑,以基金、人资产业为保障,实施链长制提升一街一品、项目策划、市场主体壮大、金牌管家助企5项工程,推进科技创新城、文化创意城、青年创业城、武汉国际消费中心西部门户4大建设,奋力推动产业振兴,擘画宜居宜业新汉阳宏伟蓝图。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80亿元,年均增长12%,服务业占GDP比重稳定在80%左右。

——现代化产业能级获得新提升。1+6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三个千亿级、两个五百亿级、一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产业集聚区开拓新局面。龙阳湖健康谷、四新工程设计建造产业园、黄金口工业园集聚效应明显,武汉基金产业基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青创园、区块链产业园、地信产业园等初具规模。力争4家园区纳入省级名录。

——产业项目发展实现新突破。策划包装重大项目140个以上,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30-100亿元以上项目12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额80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率达到35%以上。

——产业竞争能力达到新高度。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00家,超10亿元达到40家,超100亿元企业数量10家。市场主体每年新增1.4万户,达到13万户,企业每年新增8000户,达到5万户。

二、1654产业提升行动

(一)坚持数字经济1个引领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4年,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数字经济成为我区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主引擎。累计引进数字经济企业300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3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6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1.集中力量培育特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瞄准数字领域增量市场,重点打造万科未来中心、星火数字产业大楼、武汉智慧地理信息产业大厦,引导区块链、地信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汉阳。

2.适度超前布局数字新型基础设施。依托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形成5个以上应用场景,培育1个行业级或者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建设省级卫星节点。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3.探索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建设中国(武汉)文化消费体验区等数字产业项目,催生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新业态。锚定产业融合点,推动元宇宙产业谋划。培育量子+等战略新兴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牵头单位:区科经局)

(二)强化6大产业支撑

——提质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到2024年,基本形成以医药流通为核心,医药制造、健康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展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新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50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2个,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

1.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做实 一谷两区,加快龙阳湖健康谷提档升级,依托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联合市中医院汉阳院区,建设四新区域未来高端专业医疗服务区。

2.大力发展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发挥九州通龙头作用,提升医药流通优势。推动九州健康城建成运营,建设健康数据、电商总部、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创业孵化、产业支持六大中心

3.不断丰富医药咨询服务业态。突出九州通、健民等中医药产业特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与百威、黄鹤楼等食品工业企业融合发展功能食(饮)品、保健酒、特殊膳食等创新产品。开展在线医疗诊断,探索健康服务新模式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聚力发展工程设计建造,持续放大品牌效应。力争到2024年,产业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设计建造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新中标工程设计产业项目400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4个,5亿元以上不少于8个,到2024年末,实现工程设计与建造企业总量达到80家、产值达到1200亿元。

1.加快形成路桥产业集聚区。以武汉光明中心、省交投、中铁大桥局、中核二二、中南科研中心等总部企业为核心,建设四新工程设计建造产业集聚区。以工程设计建造产业联盟为抓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设计中心。

2.主动融入重大基本设施建设。抢抓新基建机遇,积极参与5G基站、城际高速铁路、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设计及建设。鼓励企业引入战略投资,扩展服务领域和经营规模。

3.建设高水平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持中铁大桥局集团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前沿科技研究与重大技术攻关,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水平。

(牵头单位:区建设局)

——加速发展汽车后市场,推动产业高端化。力争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智能汽车生态初步建立。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等四新项目落户50家,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3个,5亿元以上不少于5个。到2024年,汽车后市场产值突破1000亿元。

1.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博览城。以龙阳大道延线4S店为主线,以欧亚达+红星美凯龙、东投汉阳城、方圆荟汽车主题消费园、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局地块为重点,形成汽车后市场一线四极发展格局。

2.加快汽车品牌店面数字化转型。依托传统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营销总部集聚区。加快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建设,融入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促进汽车展示、体验、消费升级。

3. 抢占未来出行产业制高点。统筹车、路、云、网、图,加强与市内主机厂的对接沟通,吸引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提供智能配套软件研发和升级服务企业。支持容百集团华中区域总部、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积极引入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业上下游项目落户汉阳发展。

(牵头单位:区发改局)

——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产品产值质效双升。力争到2024年,工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家,新引进工业产业项目10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1个,5亿元以上不少于2个,产值达到400亿元。

1.不断壮大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园。依托园区5G网络,数字赋能企业,形成一批典型示范应用项目,成为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2.积极推动企业改造升级。聚焦智慧工厂,持续推动9家以上企业智改技改,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全球灯塔工厂,鼓励行业领先企业争创标杆链主工厂、示范智能工厂。整合汉阳西部土地资源,导入智能制造产业。

3.大力发展两业融合。助力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组织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申报两业融合示范企业。

(牵头单位:区科经局)

——大力发展金融商贸,创造消费服务新格局。力争到2024年,新引进金融、类金融企业30家以上,金融机构数量突破200家,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税收突破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8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5%。引入各类首店80家,打造1-2个全市地标性商圈,建设2个网红商业街区。

1.加快提升金融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成人保武汉金融中心,争取央企、第二总部企业在汉阳设立结算中心、财务公司。推广再担园区贷”“汉融通等平台,推动存贷规模、保费收入稳步增长。积极开拓融资租赁、发行债券、企业上市等新型融资方式,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2.建设高品质消费新地标。加快远洋东方镜世界观和中海显正街改造项目建设,形成贯穿中西文化的国际化城市活力中心。积极招引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等入驻,形成首店品牌集聚。加强夜间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培育汉阳夜间消费集聚区,形成鹦鹉巷子、玫瑰街东西两大夜消费格局。

3.推进商业复合型发展。支持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做强黄金口钢贸产业园,培育一批特色商贸园区。加快建设特色楼宇,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零售业从单一渠道向复合渠道发展,建立全渠道零售新体系。完善十分钟商圈,建立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商务局)

——融合发展会展文旅,铸造文化创意之魂。力争到2024年,筹备申报5A级知音文化旅游区,实现旅游到访4500万人次、30万直接就业岗位、10万间接就业岗位。国博会展功能区加快建设,会展产业链基本完善。实现会展文旅100亿级集群产业。

1.提升知音品牌影响力。围绕12345,以百项文旅资源为载体,厚植知音文化品牌。举办特色文体活动,持续扩大知音文化影响力。

2.打造文化体验亮点区块。建成环月湖、环莲花湖、环墨水湖等文旅圈,开辟精品旅游景区公交专线,建立文旅产业联盟,推进汽车运动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建设,打造长江文明之心。

3.筑牢会展产业发展基础。推进环球文化中心、智慧双子塔、中央水系商务区等国博中心配套项目建设,加速会展关联产业集聚及配套服务功能布局,不断丰富会展产业集群。打造会展产业国际品牌。积极承接高端会展,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

(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会展中心)

——做实基金人资基础产业,助力六大产业加速腾飞。力争到2024年,基金注册规模突破2000亿元。入驻人力资源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企业40家以上,营收达20亿元以上。

1.建强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对标全国一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经营,持续优化配套政策,打造全国基金服务最优的基金产业集聚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聚集产业、培育市场、孵化企业、服务人才为方向,形成功能多元化、设施现代化、运行信息化、服务专业化的综合服务人力资源产业群。

(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人资局)

(三)大力实施5项工程

1.产业链提升工程

深化产业链链长制。各产业链要统筹推进产业链发展,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链发展瓶颈,推动优势资源向重点细分行业和优势企业集聚。制定做优做强做大产业链3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等相关工作。(牵头单位:区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一街一品工程

推动街道产业差异化、精品化、集约化发展,以产业为载体,因地制宜、集聚融合、合理布局,吸引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集聚,以优质要素促进产业发展,打造一街一品工程,形成多点互动、多极支撑的生动发展格局。(牵头单位:各街道)

3.项目策划工程

实施项目策划年。坚持抓项目、保增长、促发展工作理念,扎实做好项目策划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优文章,借智借脑,谋划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切实提高落地率、转化率,夯实经济发展动能。(牵头单位:区重大办)

4.市场主体壮大工程

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市场主体规模,建立孵化器、园区、楼宇市场主体的数量、质量及税收等系统数据库,做好个转企”“小进规”“规上市等工作。支持市场主体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为细分行业领域隐形冠军,推动优质企业多渠道挂牌上市进入资本市场。(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5.金牌管家助企工程

深化政务服务建设。全面推广一业一证,探索一证多址。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承诺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创新不动产登记方式,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纳税费一网通办。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广汉融通平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健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以企业感受为核心,全力清除政策难点、审批堵点、监管盲点、服务痛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区营商办)

(四)加快建设三创一中心

1.建设科技创新城

壮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提升两院四中心运营质效,打造标杆性科创院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挖掘科创潜力,建立科创平台。探索离岸科创园建设,引导辖区总部企业研发中心注册汉阳,助力招商引、产业转型。引育科技创新人才。搭建引才平台,加快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探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全方位服务政策。做优创新生态。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机制体系,切实优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生态环境,利用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科保贷等方式,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成为武汉西部科创中心。(牵头单位:区科经局)

2.建设文化创意城

打造文化创意新标杆。推动文化创意和城区建设深度融合,突出古城风貌和都市气质,使创意理念根植于汉阳每寸土地。支持企业文创赋能,打造独具汉阳特色的商业文化、工业文化、工程设计文化、康养文化等。注重创意场景营造,建成一批创意街区、创意园区、创意小区、创意地标,提升城市颜值和人居环境品质。做强文化创意品牌。用好汉阳融媒全省首个XR沉浸式虚拟演播区,展示知音文化魅力,形成精品文化圈。加快打造双生虚拟人IP知小音”“汉小阳,力推汉阳虚拟IP形象出圈。高水平筹办知音文化美好城市创意设计大赛,促进汉阳城市更新、功能再造、产业提升、形象重塑,提高汉阳文化传播力和知名度。(牵头单位:区文旅局)

3.建设青年创业城

推进省级青创园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准运营形成从苗圃、众创、孵化、加速、总部、服务配套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载体。强化创业要素保障。紧盯青年创新创业各个环节,建立全方位扶持体系,最大限度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加快建设知音人才谷,推行政府+猎头+企业的市场化引才模式,积极引入、承办国内高端创业赛事,塑造汉阳青年创业品牌。探索建立青年创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谋划建设青年创业人才公寓集聚区,为汉阳青年就近就业创业搭建好平台。(牵头单位:团区委、四新街)

4.建设武汉国际消费中心西部门户

打造全国知名消费品牌。建设立足武汉、辐射周边、面向全省的武汉国际消费中心西部门户,深入襄十随神、宜荆荆恩组团推介,策划营销一见倾心是汉阳消费品牌,持续举办汉阳喊你系列消费活动,充分释放辐射区域消费潜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抢抓新能源汽车消费,建设新能源汽车品牌交付展示中心,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做优婚庆产业,全域化推进、差异化发展、产品化包装,培育汉阳特色婚庆服务和婚纱拍摄品牌,扩大婚庆消费。提升文旅会展消费新动能,围绕文化艺术场馆、古建筑群、会展集群,推出精品文化IP,策划旅游产品,延伸会展产业,助推动文旅会展新消费。(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产业提升1654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主动作为,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及时解决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围绕重点任务,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扶持。创新金融产品,实施产业差异化战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加大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力度。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人才可实施一事一议激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三)健全考核体系。各产业链牵头单位要建立产业转型攻坚任务分解表清单,根据三年总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制定产业转型行动计划考核办法。针对招大引强、企业服务、产业链强链补链等工作中突出的重大问题下发交办单,对工作推诿、应付的予以通报。


附件

一街一品工程重点任务清单

晴川街: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服务好融创1890产业社区等项目建设,推动婚恋产业串点成线,扩大中央文化艺术区影响力,打造遇见知音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建设文旅融合示范街区。

建桥街:做精做优金融和商贸产业,做大做强文旅和数字经济产业,重振钟家村古城商贸区,聚力打造鹦鹉大道金融一条街、环莲花湖文旅圈,大力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形成数字金融集聚区。

龙阳街:重点发展大健康、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两大产业,建成九州通健康城,提质龙阳湖健康谷,推动汽车后市场转型升级,打造龙阳大道新能源汽车长廊,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博览城。

鹦鹉街:重点发展基金产业,培育基金优质集聚生态,打磨全流程创投服务金字招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形成基金产业辐射区。

洲头街:依托国博中心和周边配套项目建设,发展会展文旅产业,推动会展企业抱团发展,引进新型展会,延伸、补齐婚庆、旅游等产业链条,联动景区资源,打造全市会展文旅集聚区。

五里墩街:重点发展人才产业、数字产业,打造武汉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知音人才谷,做强数字经济特色楼宇万科未来中心,打造环武汉动物园文旅圈,进一步促进周边消费升级。

琴断口街:融入武汉国际消费中心西部门户建设,聚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设计便民生活精品项目,推行精细管理,延伸公共服务,加快推动商圈繁荣,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圈。

二桥街:围绕新能源等方向引入低碳产业,优化商业形态带动低碳消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智能化低碳社区,提升生态空间规模品质,构建低碳生活圈。

四新街:推动青创园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布局工程建造、文化创意、体育康养、现代服务四大产业板块,构建双创生活圈,全力打造青年友好街区。

江堤街:重点发展工程设计建造产业,建强四新工程设计建造产业市级示范园,打造武汉智慧地理信息产业大厦,推动商圈项目建设,释放四新商圈消费活力。

永丰街:重点谋划释放城中村产业用地,加大产业项目策划力度,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加快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端服务业,打造绿色智慧新城。

 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开辟数字经济、商贸服务新赛道,构建园区“1+2”产业新格局,提升黄金口工业园发展能级,推动武汉星火产业大楼数字产业集聚成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